教你三招,学会刘邦的帝王之术
在《楚汉传奇》中,刘邦从一个泗水亭亭长,斩白蛇起义,最后做到大汉开国皇帝,他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混混出身,但却能成就一代伟业,其根本原因在于将厚黑学运用到了极致。
01脸皮厚是第一层境界,刘邦靠着厚脸皮积累了起义的资本
放在今天来说,刘邦就是一个十足的小混混,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写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那他这个亭长是怎么来的呢?刘邦少年时读过一些书,也颇懂一些兵器拳脚,虽然才学和武艺都是二流,但他却是凭着学识考上亭长这个职位的,当然,他首先和当时的县令关系比较好,然后塞了一些钱,才顺利谋得亭长一职。
但是在泗水亭长的位置上,刘邦却整天游手好闲,不是爬树摸鸟,就是整天醉酒,还时常蹭饭,有一次,他靠着好友的推荐拿到一张吕公的宴会邀请函,到门口发现别人都是带着礼钱来的,身无分文的他自己在礼薄上写上“贺钱一万”,然后鱼目混珠大摇大摆走进吕府,竟然还坐到贵宾席,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同时略有几分痞帅之气,被吕公看好,把吕公的大女儿吕雉骗到手,真是一张匪夷所思的厚脸皮。而正是因为有了吕雉日后的支持,他才能走上起义之路。
年近40的刘邦喜得娇妻,突然斗志昂扬起来,一心想着建功立业,让妻子见识一下他的厉害。而这时刚刚有一个任务交到他手上,押送奴隶去骊山修陵,他穿上妻子缝制的新衣,戴上自己仅有的玉佩,神气十足地上路了。
但偏偏没有想到,老天爷给他开了个玩笑,几个奴隶趁夜逃跑了,我滴个天,奴隶数目不够,就算交上去自己也是死罪啊,要是花钱去买几个奴隶,需要一些时间,晚到一刻也是死。就这样浑浑噩噩走到丰县,他让剩下的奴隶都走,并且对奴隶说自己也将踏上逃亡之路,而剩下的奴隶居然有十个人被他感动了,愿意跟随刘邦。
于是这剩下的人东凑西拼买了几坛酒打算一醉解千愁,趁着酒意刘邦等人在月光下赶路,却不料前路被一条腰一般粗的白蛇挡住,刘邦挥剑斩杀,众人胆战心惊地跑了几里,刘邦竟困意来袭睡着了。有人跑回白蛇被斩杀的地方,却看到一个老婆婆泣不成声,众人问缘由,老婆婆说儿子白帝被赤帝所杀,说完便化作一缕青烟不见了。众人大惊,连忙将刘邦叫醒,刘邦听后却喜形于色,秦始皇因术士预言江山会被人所夺,而东南方有天子之气,才御驾南巡,如今又有“赤帝”一说,这个夺走秦始皇江山的人莫不是自己。
众人听他一说,都顶礼膜拜,随后他在芒砀山拉起一支起义队伍,开始了他的反秦之路。所以刘邦用他的厚脸皮,娶到了吕雉,还拉起一支起义队伍。
02心狠手辣是第二层境界,心黑才能不为俗世所累
在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时,要挟刘邦要杀而烹之,刘邦没有像普通百姓一样哭哭啼啼,反而对项羽说到:“你我是结义兄弟,可与我分一杯羹否”,面对刘邦的镇定,项羽不禁动容,也许战场厮杀、刀光血影,刘邦已然麻木,但项羽万万想不到他连自己的父亲都可舍弃,可谓心狠之至,无人可比。
而当项羽被困乌江之时,刘邦并没有记着当年鸿门宴时项羽的心慈手软,逼得项羽自刎乌江,从而一战定乾坤,成为第二个一统天下的帝王。
立国之后,他大肆屠杀曾经追随自己的兄弟,燕王臧荼、韩信、卢绾、张耳等等,刘邦曾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是对臣子的褒奖,但同时也是一种赤裸裸的坦白,夫运筹帷幄、镇国安民、战至必克是治国之才,但也是攻克之能,刘邦等到国家安定,便一举杀掉曾经为自己打天下的忠臣,虽然招来天下非议,但目的已经达到,国家已经稳固,这就是心狠手辣。
03第三层,善于用仁义道德包装自己的帝王心术
刘邦攻入咸阳而不杀一人、与民无争,美其名曰“仁义之师”,项羽攻入咸阳则大肆屠城,火烧阿房宫,不但被当时的百姓所唾骂,直到今天也是被人们所诟病,可见刘邦之高明。刘邦的与民无争,其最终目的就是收买人心,但为自己美名曰“仁义之师”,高明就高明在无形之中收买人心,但平民百姓却丝毫不察。
古今中外的帝王,哪一个不是用儒家思想禁锢百姓,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妇女要“三从四德”,还不时以朝廷的名义给寡妇立贞洁牌坊,目的是为了更好管理,却美其名曰“妇德”。
而对于底层百姓,一直都灌输着一个观念,那就是勤劳致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之一,正因为百姓没日没夜一头扎到田间耕种,日复一日劳作以至麻木,所以才没有人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将来,所以反而像刘邦这样的混混有的是精力和时间去思考,这就是帝王心术,无形之中禁锢百姓的思想,为自己的帝国稳固奠定基础。
少林太祖大力金刚掌秘功,特种兵都在练的传统功夫
一、少林太祖门之源流
《太祖秘谱》载:“打遍天下第一家,太祖功夫最可夸。大宋皇帝赵匡胤,少林寺里传秘法。”“十八绝技第一先,古刹练到金銮殿。若问此拳名和姓,少林定宋太祖拳。”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在未成大业之前,曾经出家到少林寺里做俗家弟子,学习正宗少林拳棒,历经多年苦练,独有心得,遂以少林为根,自开一门,即太祖门。
后来赵氏离寺,挟技闯荡江湖,因其武功高强,被官府征招留军,战绩卓著,后升至大将。公元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作为马上皇帝,成为宋朝第一代开国帝王。赵登基后,招集天下英雄好汉,凭武术考试,选拔其中优秀拳种十八家,分门分派,定势下传,以太祖门居首,而后即流传开来。
太祖门的近代传人中,以张世德最为著名。张世德,太祖门三十四代掌门人,原籍河南开封,后因战乱,辗转定居在河南虞城利民镇。生于1893年,35岁时,获中央国术馆第一届国术国考优等奖。同时获优等奖的共37名,其中有著名武术家马英图、郭长生、佟忠义、杨松山、刘丕显、韩化臣、胡凤山等(证明资料可查阅1928年《申报》与《大公报》,或1934年10月2日出版的《中央国术馆第二届国术国考专刊》第13页中所附第一届国术国考考试人员录)。
张世德传子张铁林。张铁林生于1918年,卒于2001年,享年83岁,是太祖门第35代掌门人,得其父真传,以大力金刚手著称。张铁林授徒范玉修、高翔等人。
二、丹田混元气功
“混元气里有神奇,万两黄金买不去。练功先练丹田功,太祖功夫它第一”。丹田混元气功,是太祖门第一功,所有功夫皆以此为基础,此功不成,余也难成。其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以求丹田内气,兼得腰力内劲。
“先天元气生丹田,师传秘法来修炼。调动先天真元气,再加后天成混元”。元气是人生来就有的,故称“先天元气”。它来源于父母,由先天之精生化而来,是人体生命的原始动力。元气和人呼吸之气(后天气)关系甚密。
“太祖气功有秘传,练门选在下丹田。太祖丹田是一片,不是穴位不是点。上至脐位下至阴,丹田位在两中间”。太祖气功首从丹田练起,因为丹田是“先天之本”、“元气之根”,此处有命门穴、气海穴、会阴穴等人体大穴,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等经脉聚汇,有肾、肾上腺、生殖系统、肝、肠、膀胱等重要器官,有大量的植物神经和神经节,能生气、存气,故把丹田作为气功练门。
“练成后天气混元,丹田好似火药弹。不怕生来力量小,瘦子也能倒嵩山”。混元气是指在人体元气的基础上,通过练功获得的一种内气,首先产生于丹田,故称“丹田混元气”,丹田混元气,随意念受人精神影响,可以运行于体内,是一种集中的内在动能,具有强大的能量,一旦练成,运到手节,通过手节,可以产生惊人劲力。
1.站丹田(朝佛势)。
此势是丹田混元气行功练最常用的姿势。
正身直立,面向前方,两腿并齐伸直,脚尖自然外分。双臂弯曲,双手合十,掌心相对,掌指向上,高与鼻齐。两眼睁开,向前平视。双唇闭住,牙齿相合,舌抵上腭,全身肌肉放松,然后排除杂念,专心练气(图1)。
练气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气时,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气,缓缓进入并慢慢充润整个丹田。呼气时,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像,呼吸用鼻,深长、匀细。
此呼吸法,叫“顺呼吸”。吸气时,腹部自然鼓起;呼气时,腹部自然回收。丹田混元气所有行功,皆用此法。
“练气行功三要领,讲给门人仔细听。一要肌肉来放松,周身紧张气难通。二要思想来入静,精神混乱气乱行。三要呼吸深而匀,出入匆忙气不停。三要缺一也不可,百练混元气自成”。
练功不几日,丹田之处会产生一种温热感,似有微动,似有物生,此乃丹田混元气初萌之状。但不可执著,不可强求,似有似无,随其自然。如此秘法,正确习之,一般百日后,丹田混元气萌生、凝聚渐渐充盈。久而久之,鼻只一吸,心念一到丹田,混元气即至,此功大成。
2.蹲丹田(马步势)。
双腿成马步桩,膝节弯曲,头正脊直,睁眼平视。双掌合十,掌指向上,高与鼻齐。全身放松,不可蛮拙紧张。排除杂念,聚精会神,意守丹田。闭唇合齿,舌抵上腭。用鼻呼吸练气(图2)。
练气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气时,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气,缓缓进入并慢慢充润整个丹田。呼气时,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像。呼吸用鼻,深长、匀细。
此势是“站丹田”之进势,功量加大了。但要循序渐进,初习时,膝节稍屈即可,功深后再加大幅度。
3.坐丹田(端坐势)。
上身正直,双目平视,端坐椅上,全身放松。双掌合十,掌指向上,高与鼻齐。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意守丹田。闭口合齿,舌抵上腭。用鼻呼吸练气。
练气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气时,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气,缓缓进入并慢慢充润整个丹田。呼气时,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象。呼吸用鼻,深长、匀细。
4.卧丹田(仰卧势)。
仰卧床上,身体正直,全身放松。双眼闭上,也可睁开。双掌合十,也可放于其它处。精神集中,排除杂念,意守丹田,闭口合齿,舌抵上腭。用鼻呼吸练气。
练气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气时,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气,缓缓进入并慢慢充润整个丹田。呼气时,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像。呼吸用鼻,深长、匀细。
此势也是站丹田之辅势,睡前或睡后,加习片刻,有助长功,也可专练。
5.贯丹田(顺气势)。
正身直立,两腿并齐伸直。双掌合十,掌指向上,高与鼻齐。闭口合齿,舌抵上腭。双目平视,即“站丹田(朝佛势)”。全身放松,心意入静,然后练气。
由鼻吸气一口,同时双掌向下推按,动作要慢,按至丹田处即停,两臂适当弯屈,掌心向下,掌指相对。吸气要深长匀细,意念守住丹田,感觉气随手按并慢慢充润整个丹田(图3)。
然后呼气,意念仍存丹田,双掌收归原位。如此反复练习。手动意随,意到气到,丹田贯注,自有其妙。
此法与下势“扭丹田”、“压丹田”、“开丹田”、“揉丹田”、“走丹田”同属动练气,上述“站丹田”、“坐丹田”、“蹲丹田”、“卧丹田”属静练气。而动练气是在静练气的基础上加些动作,以强化意念,提高气感,还能通关荡滞,强筋壮肌,增功助力。如此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丹田开功静练气,再用动法加把力。动作千万别慌张,缓慢柔和不着急”。外动而内静,动作与呼吸、意念要协调一致,动作营自然,起得稳,练得稳,收得稳。
6.扭丹田(侧扭势)。
先做好预备势:身正直立,两腿伸直并齐,双掌合十,高与鼻齐。意念守住丹田,思想集中,全身放松,即“站丹田(朝佛势)”。眼向前平视。闭住嘴唇,牙关相合,舌抵上腭,用鼻吸气。
当气吸满后,身体即开始动作,侧扭腰节,带动肩背,但脸方向不变,眼依然平视前方,手形、桩形亦不变。同时用鼻呼气,意念仍存丹田。先向左复向右,或先向右复左,顺序自便(图4)。
呼完后,仍回归原预备势,再行扭动,收势过程中,即行吸气,回到原位时正好吸满。如此反复练习,动作要缓,呼吸要慢,意念要淡。外动和意念及呼吸要协调自然,沉稳平和。
7.压丹田(鞠躬势)。
先做好预备势:身正直立,两腿伸直并齐。双掌合十,高与鼻齐。眼向前平视。闭住嘴唇,牙关相合,舌抵上腭,即“站丹田(朝佛势)”。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念守住丹田,用鼻吸气。
当气吸满后,身体即开始动作,向前探背,腹臀后送,下颏随抬,但面部方向不变,眼依然向前平视,手形不变,桩形不变,同时用鼻呼气,意念仍存丹田(图5)。
呼完后,收归腰节,回原静势。收势过程中,即开始吸气,回到预备势时正好吸满。接着反复练习,动作要缓慢柔和,不能猛烈急促。
8.开丹田(后仰势)。
先做好预备势:身正直立,两腿伸直并齐。双掌合十,高与鼻齐。眼向前平视。闭住嘴唇,牙关相合,舌抵上腭,即“朝佛势”。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念守住丹田,以鼻吸气。
当气吸满后,身体即开始动作,向后仰背,腹臀前送,但头节向前勾屈,而不后仰,眼依然向前平视,手形不变,桩形不变,同时用鼻呼气,意念仍存丹田(图6)。
呼完后,收归预备势,再行练习。收势时即行吸气,回到原位时正好吸满。如此反复练习。
9.揉丹田(掌盖势)。
身正直立,两腿并齐伸直,双掌相压,掌心盖住丹田,掌指横放,左掌压右掌,或右掌压左掌,可以自便。
然后划圆揉动,先向左或先向右,互换揉动,各揉数十圈,多多益善。如此可以调动真元,生精益气(图7)。
练功时,全身放松,心念集中,呼吸均匀,意守丹田,内外结合,缓缓习之。不可太轻,也不可太重,轻重要适当,更不能乱揉一通。
10.走丹田(散步势)。
身正头平,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念仍存丹田,呼吸细匀,而后缓缓行走。如平常走步,可直走,可走圆。
此功既是一种练功法,随意练之,有助长功;又是一种收功法,在练本功后,用此法可以卸火通经,舒筋顺气,长用有大益处,不要轻视。
“丹田混元气”是一种武功,旨在积聚内气内能,为高层绝艺打下根基。同时又可用于治病保健,对于神经、脑、肺脏、肠胃、肾脏、性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强壮作用。
作为内功,一样的练法,因体质、心智等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内景、功效等,还可能因对功法不了解而出现偏差,所以学者一定要吃透功法方可使用,不能生吞活剥,贸然乱习。
三、大力金刚掌功
“太祖大力金刚手,赵门神功世罕有。铁手一发夺人命,功成江湖任意走。运气发气正宗艺,苦练硬功称魁首。拳似油锤掌如刀,不遇狂贼不出手”。(太祖门还有大力金刚捶功,与大力金刚掌功同称大力金刚手)
大力金刚掌是太祖门的绝艺,属阳刚之劲,重在伤人,数年纯功即可开砖断石(图8,图9)。
1.大力金刚掌运气功。
“混元内气已大成,再练秘法运气功。先吸后呼是要窍,先聚后走是要领。吸时心守丹田处,呼时意随内气功。运气千万不能快,快则气散白练空。心领意引一路走,哪里需要哪里停。打通道路气方顺,百练功纯自通灵”。
(1)推运势。
先做好预备势:身正直立,双腿并齐伸直。双掌合十,高与鼻齐。眼平前视。闭唇合齿,舌抵上腭。用鼻吸气,意念守住丹田,觉气缓缓充盈丹田。
当气吸满后,双手即开始动作,向前缓缓平行推出,手为五峰掌型,五指开张,掌指斜指向上,掌心向前,臂同肩平。同时用鼻呼气,意想丹田内气缓缓上提通臂,并渐渐贯注于双手。至臂直时,正好呼完。心念集中,呼吸细匀,动作沉稳。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颏,含胸,探背(图10)。
然后缓缓收回原预备势,收回时吸气,回到原位,正好吸满,如此反复练习。
(2)撑运势。
先做好预备势:身正直立,双腿并齐伸直。双掌合十,高与鼻齐。眼平前视。闭唇合齿,舌抵上腭。用鼻吸气,意念守住丹田,觉气缓缓充盈丹田。
当气吸满后,双掌即开始动作,向左右缓缓撑出,五指张开,掌指向上,掌心向外,臂同肩平。同时用鼻呼气,意想丹田内气缓缓上提通臂,并渐渐贯注双手,臂直呼完。心念集中,呼吸细匀,动作沉稳。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颏,含胸,探背(图11)。
呼净后,缓缓收返原预备势,收回时吸气,如此反复练习。
(3)托运势。
先做好预备势:身正直立,双腿并齐伸直,双掌合十,高与鼻齐,眼平前视,闭唇合齿,舌抵上腭,用鼻吸气,意念守住丹田,觉气缓缓充盈丹田。
当气吸满后,双掌即开始动作,缓缓向上平行托出,五指开张,掌指向后,掌心向上,臂宽同肩,同时用鼻呼气,意想内气渐渐贯注双手,至臂直后完成呼气。心念集中,呼吸细匀,动作沉稳。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颏,含胸,探背(图12)。
然后缓缓收回预备势,收时吸气,回到原位正好吸满。如此反复练习。
(4)按运势。
先做好预备势:身正直立,双腿并齐伸直。双掌合十,高与鼻齐。眼平前视。闭唇合齿,舌抵上腭。用鼻吸气,意念守住丹田,觉气缓缓充盈丹田。
当气吸满后,双手即开始动作,缓缓向两胯外下同时按出,掌指向前,掌心向下,五指开张,同时用鼻呼气,意想内气缓缓贯注双手,至臂直后完成呼气。心念集中,呼吸细匀,动作沉稳。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颏,含胸,探背(图13)。
然后缓缓收回原势,收时吸气,到原位后吸满,如此反复练习。
(5)担运势。
先做好预备势:身正直立,双腿并齐伸直。双掌合十,高与鼻齐。眼平前视。闭唇合齿,舌抵上腭。用鼻吸气,意念守住丹田,觉气缓缓充盈丹田。
当气吸满后,身体与双手即开始动作,腰向侧扭,双掌前后担出,掌心向外,五指开张,掌指向上。若向右扭,则左掌在前,右掌在后。若向左扭,则反之。先左后右或先右后左,顺序自便。臂高同肩,同时用鼻呼气,意想内气渐渐贯注双手,至臂直后完成呼气。心念集中,呼吸细匀,动作沉稳。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颏,含胸,探背(图14)。
然后缓缓收回原势,收时吸气,到原位时吸满。如此反复练习。
运气贵乎缓!随动而运,使意气相合,要求加强心意体会。其呼吸用“顺呼吸法”,吸气时腹鼓,呼气时腹收。气到双手,有热胀之感,觉双手气聚生劲。运气功成,双臂经脉通灵,意之所动,内气即动,意到双手,气即贯注。
双手底功已备,则可发气断物。
2.大力金刚掌发气功。
“练罢运气练发气,发气全在一气疾。吸聚呼发三节动,以气摧力大无比。意气力合成一体,内劲一出人惊奇。再加外功铁手硬,走遍天下无人敌”。
运气有成,即练发气,以获得双手劲力。
(1)拍发势(太祖拍案)。
发气前先做好预备势:两腿前后分开,立成左马桩。扬起右掌,扬掌时用鼻吸气,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觉气缓缓充盈丹田。
然后向下拍击而出,掌心向下,掌指向前,五指并紧。两腿变成左弓步。拍掌时要用全力,即以腰发劲,同时以鼻快速呼气,气流从鼻孔短促喷出,意在掌面,意感气发到掌,力大无比。炯目,咬牙,拧腰,转胯,掌紧(图15)。
发完即收,回原预备势,蓄气再发。如此反复练习。
(2)推发势(单掌推碑)。
先做好预备势:两腿前后分开,立成左马桩。右掌拉撤,撤掌时用鼻吸气,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觉气缓缓充盈丹田。
然后向前全力推击而出,掌心向前,五指并齐,掌指向上。两腿变成左弓步,同时以鼻快速呼气,气流短促喷出,意在掌根,意感气发到掌,力大无比。炯目,咬牙,拧腰,转胯,掌紧(图16)。
发完即收,回原预备势,蓄气再发。如此反复练习。
(3)劈发势(力劈华山)。
先做好预备势:两腿前后分开,立成左马桩,右掌扬起,扬掌时用鼻吸气,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觉气缓缓充盈丹田。
然后向下全力劈击而出,掌心向左,五指并齐,掌指向前。两腿变成左弓步,同时以鼻快速喷气,意在掌棱,意感气发到掌,力大无比。炯目,咬牙,拧腰,转胯,掌紧(图17)。
发完即收,回原预备式,蓄气再发。如此反复练习。
(4)削发势(宝刀削喉)。
先做蓄气势:两腿前后分开,立成左马桩。右掌提撤,提掌时用鼻吸气,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觉气缓缓充盈丹田。
然后用全力向前削击而出,掌心向下,掌形平卧。两腿变成左弓步,同时以鼻快速喷气,意在掌棱,意感气发到掌,力大无比。炯目,咬牙,拧腰,转胯,掌紧(图18)。
发完即收,回原预备势,蓄气再发。如此反复练习。
以上为金刚掌发气四大母势,动作皆按右后劲势为例。
发气贵乎急!先蓄后发,配合手动,以气催力,提高速度,加大冲量。气在先行,力在后随,气到则力到。练习日久,即聚即发,随意蓄发,气劲合一,大有妙用。
3.大力金刚掌硬功。
“内练丹田混元气,外练双手筋骨皮。砂袋木板砖石具,你不吃苦不成器。先轻后重要渐进,先软后硬要循序。肉手成铁真绝艺,打人如同打稀泥”。
硬功主修外刚,坚硬双手,以气功为根,再加用砂袋、木板、砖块、石块等硬物操练,使肉手似铁,双掌如刀。
(1)铁砂袋:
用细铁砂或粗铁砂,加布作一袋状,大小适中,先练小后练大。
铁砂袋练功有两种置放法:一种卧放,放置于椅上、凳上或桌上;一种挂放法,挂在墙上或树木上。
卧放操练力劈华山、太祖拍案。挂放操练单掌推碑、宝刀削喉。都按发力要领打。
(2)木板:
用小木板或大木板,卧放或悬挂。
卧放操练力劈华山、太祖拍案。悬挂主要操练单掌推碑,辅练宝刀削喉,都按发气要领打。
(3)砖块:
准备普通砖几块,卧放于地上或置放于桌凳上。
操练力劈华山、太祖拍案。按发气要领打。
(4)石块:
自制大石块,置于桌上。
主要操练单掌推碑,辅练宝刀削喉。按发气要领打。
初习时,可在砖块上或石块上加覆书本、毛毡等软物,由软渐硬,可防受伤。高度要适当,动作要准确,不要急于求成。
练硬功要循序渐进,发力由慢到快,打击由轻到重,功量由小到大。最忌急躁蛮暴,否则不但功夫无进,而且有害于身体。尤其打砖石时,稍有不慎,即致损伤,此时必须立即停止练功,调养后再练。重者须疗治。
(各位爱好者,您们好!本账号将向大家呈现各类搏击、功夫、散打、武术等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国内外搏击、散打等赛事新闻、评论。欢迎关注本账号!请点击右上方“关注”!谢谢!)
相关问答
听说每一只帝王攻,内心都是脆弱的,是真的吗?
越是强势越脆弱,强势者在没人的时候更孤独,他的喜欢热闹,喜欢组团。因为强势者更懂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有各长,集众长才能更出众,更出彩,成大业。因...
古代帝王权术有多厉害?
奉行术治国始强,开帝王术治先河。君王之心不可度,臣子莫不防君王。君凝臣忌百事废,国家从此多冤案。谈到帝王权术不可不谈战国时期韩国丞相申不害所提倡...
热血帝王三国里最好的五个功弓是谁分别在哪国?
蜀国的黄忠,吴国的徐盛、潘璋、陈武。魏国的刘晔,赵国的淳于琼。都是96-94突的,另外还有92突的蜀关凤,吴蒋钦等也还不错。蜀国的黄忠,吴国的徐盛、潘璋、陈武...
如何衡量帝王的功与过?明神宗朱翊钧到底是昏君还是明主?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登基称帝,年号万历。在位48年的万历皇帝占据着明朝统治五分之一的时间,却有着连续28年不上朝...
求丞相攻皇帝受的文?
禁忌》by箫蔓【穿越,强势霸道攻VS温柔美人帝王受,轻松,甜,年下,HE】.《魅皇邪帝》by醉卧红尘《伴读》BY时不待我《天下江南》BY夏扶桑晓镜对月,把酒伶...
帝王三国攻一个小城需要多少兵力-老表有点呈的回答-懂得
以将15级60成长为例:普通的2500步车,满封小城10000左右,县15000,郡30000,州60000。内容介绍:帝王三国有着恢弘的战场场面,多种多样的游戏玩法,别具...
《庆余年》庆帝用什么方法变成大宗师的?
先说说庆帝的武功水平电视连续剧《清雨年》现已更新至39集。而在这部电视剧中高手很多,最会隐藏力量是庆帝。没有人清楚他的力量,但实际上他的力量是大师级。...
《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是如何学会“吸星大法”的?
一“吸星大法”来源于逍遥派的“北冥神功”和星宿老仙的“化功大法”,当然,都是来源于残缺部分。当然,从《天龙八部》可以获知,“北冥神功”最终传给了大理...
一部小说,受是不受宠的皇子,攻是皇帝,攻叫什么龙什么的,会武功,受的三哥和攻的弟弟最后也在一起了?
是不是《金鳞开》内容介绍: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重生为皇明末代太子朱慈烺。从不接受失败的灵魂,因此掀起了复兴大明的风暴。从这一刻起——让别的民族瓜分...
...”的理解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帝王,简要评价他的功与过_作业帮
[最佳回答]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性的总结,因为天下乱则百姓思安,这时历史便会推出一个代表人来领导天下合,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人口上升,人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