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选——观《建国大业》有感
观《建国大业》有感
644班 马唯奥
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历史的对错,只需明白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
——题记
晚间,我们收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我感受颇深。
这部电影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进行到最后时刻的艰难历程。我被电影中毛主席的博大胸怀深深折服,若不是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中国或许依然深陷于水火之中,我们或许还生活在国民党统治下腐败黑暗的旧社会。
在影片中,我领略到了什么叫做不可能的奇迹。国民党的飞机大炮 ,再厉害又怎样?终究是敌不过共产党的土枪土炮!并不是共产党会魔法,而是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的坚定意志!李宗仁等国民党大将,想的是如何上位,如何抬高自己的权力,不为“党国”利益着想,心中无人民。甚至在国民党临近崩盘之际,提出了“划江而治”的天真妄想,这不过是为了维护反动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罢了!这样一个腐朽的“党国”,必将在勾心斗角中变得支离破碎。蒋介石最后一句“国民党彻底腐败了”,算是“党国”丧钟敲响之时的一点“回音”吧!
那个时代,毛主席与周总理的革命精神就显得尤其可贵。他们关心群众,和人民打成一片。心里装的满是人民的事业!共产党战士纯朴善良,他们时时为党着想,为国着想,为人民着想。而国民党恰恰败在了这一点上,他们笼络上层阶级,压榨底层人民,这样怎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的战士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心甘情愿为人民当家做主而抛头颅洒热血!物资匮乏、枪炮短缺又怎样?我们目标明确、信念坚定、军民团结,我们靠钢铁般的意志创造奇迹、推倒腐败、建立共和!
今天的幸福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作为21世纪的新时代少年,我们要懂得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需更加珍惜,并发奋努力,守护先辈鲜血铸就的成果,建设未来强大的祖国。
《建国大业》:开创主旋律电影新时代
场景重现: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首都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全体出席会议,宣布就职。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国庆阅兵。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人民从此成为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宏伟事业。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60周年。电影《建国大业》于该年9月16日上映,放映一个月后,创下了近四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当时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高涨饱满的爱国热情、祖国情结,与高品质的电影创作、制作相结合,加上“众星闪耀”的明星效应,激发出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事件。与此同时,这部电影的运作经验及其引发的社会文化现象,所衍生的话题和意义都广泛而深远。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建国大业》开启了国产电影新主流大片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扩大了主旋律电影受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
《建国大业》既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又是一部故事片。《建国大业》所要完成的共和国建国历史叙事,最根本的故事逻辑线索有三条,它们也是始终萦绕在影片主题上的三个需要解答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采用政治协商会议的模式来组建新中国;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众多的民主党派和社会贤达,最终舍弃了国民党而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个问题是,当时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取得最终胜利。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影片拨开了历史迷雾,将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更为清晰地呈现给观众。观众在影片中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中,同舟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历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也看到了蒋经国整顿上海金融的有心无力,以及国民党派系斗争严重,贪污腐化成风,因独裁和专制不敢进行触动上层建筑的改良和革新等历史图景。影片通过精心雕刻的影像语言把历史真实、历史细节的审美呈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电影产业高度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的今天,谁也不能否认演员是票房的一种保证,而电影《建国大业》的“明星效应”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172位知名演员加盟,引发了影迷们的强烈关注,最后赢得了非常抢眼的市场表现。在“明星效应”发酵的同时,很多实力派演员也为影片奉献了精湛演技,参与完成了影片充满人性化色彩的一系列历史人物塑造。
左右滑动查看剧照
电影《建国大业》突破了主旋律影片尤其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中,关于政治领袖人物塑造的难点,避免了以往领袖人物的审美定式,致力于还原历史中复杂多面、性格立体的人物,并对历史人物的心灵和情感层面进行多方开掘,使得影片中的领袖人物不但形神兼具、惟妙惟肖,而且充满人情味,让人物富有历史与人文内涵。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在山花烂漫中背着孩子,非常接地气,看到了五大书记在淮海大胜、江北安定之后纵歌畅饮,温文儒雅的周恩来敞开衣衫高唱《国际歌》,看到了偏倚一旁的毛泽东微醺时露出孩童般的微笑……这些经典的写意场面给观众充满诗意的想象空间,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
左右滑动查看剧照
影片对人物的艺术塑造还体现出开放性特点,如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就呈现出以往电影中少见的性格层次和丰富细节,陈坤饰演的青年蒋经国也有血有肉。少壮派的蒋经国曾赴上海“打虎”,退隐后蒋氏父子在溪口石阶上的促膝谈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显示出编导的独具匠心和深厚艺术功力。
《建国大业》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电影人集体向共和国敬礼的史诗巨片,饱含了对祖国的深挚情感。这部电影的成功足以证明在中国电影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中,中国电影的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以《建国大业》为代表的新主流电影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时期。
《建国大业》在创作和发行方面的探索,为之后《建党伟业》(2011年)和《建军大业》(2017年)的相继诞生并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可以这么说——从《建国大业》开始,中国主旋律电影迎来了创造新辉煌的历史性际遇。
目前,中国正从电影大国朝电影强国不断迈进,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作为国产片的“排头兵”已率先迈出坚定步伐,通过艺术手法和商业运作的崭新面貌推动中国电影下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
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推出“致敬百年——用电影讲党史,追忆1921”特别策划,以时间线索为主要脉络,挑选能反映百年党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成就和关键历史场景的21部主旋律影片,通过影评导赏的方式,重温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辉煌历史,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致敬百年——用电影讲党史,追忆1921”由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戏剧学院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策划,特邀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撰稿。
相关问答
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
[最佳回答]答案:D
真的有很多90后的年轻人看不懂《建国大业》吗?
建军大业的热度完全被战狼二超过,而且口碑也不及战狼二,我想说,它真的是一部不好的电影吗?其实,我想说这部电影,没有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重或者关注。因为...有...
建国大业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建国大业的中心思想是共产党一定能救中国。《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建国大业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演?
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为建国大业是以国家的建立成长为背景,拍这部戏,就能证明一个演员的分量和在社会上的地位,再说了为了国家零片酬也是爱国的表现,更能体...
电影《建国大业》里,你觉得谁的演技最好?谁的演技最差?为什么?
昨天晚上刚重温一遍《建国大业》这部电影,史无前例172位巨星阵容而且都是零片酬参演,演技都杠杠滴没得说。下面放几张图,只是一小部分演员,真的是演技很棒。...
电影建国大业把什么的原则落到实处?
电影建国大业把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实处。《建国大业》着力表现1945年抗战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5年来波澜壮阔的史诗,导演韩三平、黄建新的构想是让那些英雄...
建国大业是为了庆祝什么?
建国大业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国大业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建国大业介绍了什么内容?
《建国大业》是一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影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
刘伟强导演作品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导演不是刘伟强,是韩三平、黄建新。《建国大业》是由韩三平、黄建新担任总制片人并执导,唐国强、张国立、许晴、刘劲、陈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剧情片。...
建国大业导演是谁?
2007年,出任中影集团董事长,从《无极》《投名状》到《赤壁》《梅兰芳》,推出一系列电影,使得中国电影开始进入成熟的大片时代[2]。2009年,指导建国60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