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岳飞到底是怎么死的?后人立5大幕后凶手跪像,引大风波
岳飞是北宋末期有名的抗金名将,他为了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以严明的军纪,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前瞻性的大局观,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优秀的将领。他所率的“岳家军”名震天下,令金兵闻风丧胆,成为捍卫着宋王朝的最后一份尊严。
岳飞曾率军打到了朱仙镇,离收复故都只差最后“一公里”距离。当时的岳飞意气风发,他从不饮酒,但此时却豪迈地对部将说了16个字:今次杀金人,直捣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
然而,宋高宗因惧怕岳飞胜利迎回了徽钦二宗而导致他的帝位不保,于是在秦桧等奸臣的唆使下,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岳飞搬师回师。岳飞接到金牌后,流泪感叹道: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结果岳飞一回就逮捕入狱,解除了一切兵权。岳飞被处死之前,南宋刑部大理寺认定岳飞有“逗留不进”、“指斥乘舆”、“致张宪意待谋反”三宗罪。“逗留不进”指的是岳飞拥兵自重,不听朝廷的指挥;“指斥乘舆”是指岳飞对皇帝不尊敬;,“致张宪意待谋反”是指岳飞闲居庐山期间,致信张宪等人,准备起义。这三大罪名,都是死罪,然而,岳飞在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月被关押的,直到这一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除夕之夜,历时了两个多月,宋高宗才处死岳飞。
因此,岳飞的三宗罪应该是不存在的,他真正被处死的罪名应该是秦桧所说的3个字:莫须有。
而且,宋高宗自己自始至终都知道岳飞是被冤枉的,宋高宗于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禅位于宋孝宗,高宗退位的时候,身体还很好,直到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才去世,当了25年的太上皇,在孝宗即位的当年,岳飞就被平反了,岳飞被平反一事,高宗也知道,但是他并未出面干涉,说明宋高宗自始至终都知道岳飞是冤枉的。
据史书记载,当时审理岳飞的是何铸,岳飞也不言语,坦露出背上旧刺“尽忠报国”四大字。何铸还是个有正义感的官员,此案审不下去了。于是秦桧就换没有良心的万俟卨来审理。
宋金和议此时已经达成,金人给宋朝的条件里必须处死岳飞。但岳飞一直不招,万俟卨于对岳飞、岳云父子用尽了酷刑。岳飞只是闭目,任其拷打。亲属探视他们时,看到“露头赤体,各人杻械,浑身尽皆血染,痛苦呻吟”。
万俟卨最终得到了岳飞的“供词”,8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当时宋廷内外很多官员大臣都替岳飞说情,结果大都被秦桧免去官职。而百姓这时也不干了,他们自发聚集到一起,为岳飞诉冤。万俟卨书信告知秦桧民众“游行示威”的事,结果秦桧知道后犹豫不决。
秦桧的妻子王氏看了书信之后,笑道:“老汉何一无决耶!捉虎易,放虎难也。”催促秦桧赶紧处死岳飞。
就这样,在一群奸人的联手下,秦桧进宫面见宋高宗商讨处置方案。一天后,以“圣旨”的形式赐死了39岁的岳飞、岳云父子及大将张宪。
岳飞死后,南宋百姓为之哭泣,而对岸的金人听说后,弹冠相庆,通宵达旦饮酒作乐。
好在宋孝宗即位之后,岳飞冤狱终于平反,他的遗体被礼葬在西湖栖霞岭,后来的谥号越来越高贵。
公元1475年,民众为了纪念这位大将军,就将当时的主谋秦桧及其毒恶的妻子王氏做成了铜像,跪在岳飞墓前忏悔。
公元1513年,即明武宗正德八年,当时在浙江担任都指挥使的李隆将军,也对岳飞十分钦敬。于是李隆将军再次铸造了岳飞墓前的跪像,在秦桧夫妇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年的审判官万俟卨。万俟禼由于对岳飞严刑逼供,沆瀣一气,也被后人称之为奸臣。
再后来,浙江的一位官员前来祭拜岳飞,翻看岳飞的案子时,觉得“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在这件事情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张俊虽然早年有功绩,但是在和秦桧陷害岳飞这件事上他是主谋之一,功过不能相抵。于是岳飞墓前变成了4个人。
到了明末清初之际,有人又将罗汝辑加了进去。他们认为罗汝辑是秦桧一党,曾经诬陷过岳飞,于是把他的的铜像也加入其中。
就这样,岳飞墓前的跪像变成5个人。然后,清朝晚期时,当地官员又将罗汝辑给赦免,理由是罗汝辑犯的是“失职罪”,还没有达到千夫所指的“跪拜”程度。
就这样,岳飞墓前的跪像现在只剩下秦桧夫妇、万俟卨、张俊4个人。
也正是因为这跪像,秦桧后人一直活在耻辱当中,这是非常难堪的。而秦桧的一些后人不甚重负,也积极为秦桧进行辩解。甚至有的秦桧的子孙三番五次地扬言要将秦桧的跪像拆除。对此,文物局站出来发声:“秦桧夫妇害死了爱国名将岳飞,他们的跪像是历代百姓的心愿,谁敢拆,试试看?”
岳飞之死真相:4次触犯天威埋祸根,死前被秦桧施“披麻拷”酷刑
秦桧为何敢在未得到皇帝赵构旨意的情况下,就直接处死岳飞?岳飞死时又经历了怎样的酷刑?岳飞之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岳飞最大的性格特点是耿直,耿直的人往往情商不高,但这类人在国家大义上,往往比一般人更加拎得清。耿直注定了岳飞“爱国爱民”到骨子里的特性,而这一特性,也让他4次触犯了天威,为自己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
岳飞画像
岳飞第一次触犯天威是在赵构刚刚继任皇帝之时,这一年,正是1127年。此时,宋徽宗、宋钦宗刚刚被金兵俘虏,赵构尚心有余悸。
刚刚经历过战乱的赵构非常清楚:要稳定政权,必须重视武官。赵构不得不抛开“压制武将”的祖宗家法,注意笼络重用武将。在一众武将中,年仅24岁的岳飞脱颖而出,开始崭露头角。
可再怎么出色,此时的岳飞也只是一个职务低下的臣子,按理,他并不能直接和赵构对话。可前面我们说过了,岳飞最大的特点是耿直,他是直肠子,“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就是他的性格。
一心想报国的岳飞,竟不顾赵构刚刚称帝站稳脚跟,直接越级给他上书,上书时,他还口气强硬地要求赵构“还都开封”,还让赵构“亲征金军,收复失地”。
岳飞的上书,让赵构非常反感,在他看来:自己刚刚侥幸逃过一劫,腿还正打着哆嗦呢,岳飞竟让他亲征,这不等于直接把他往火坑里推吗?
赵构龙颜不悦,他压根儿就没有理会岳飞的爱国请求。反而非常气愤地给岳飞穿了“小鞋”:赵构以岳飞“越职”为由,削夺了岳飞的军职。
人和人的相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心理学上,把第一印象叫做“首因效应”。这种效应的最大特点是:人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后续的判断,且很难被改变。岳飞的越级上书,无疑给赵构留下了很不好的第一印象。
赵构
1137年,即岳飞被杀害前5年。此时的岳飞年34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因战功赫赫,他已手握重兵,成为宋高宗赵构非常倚重的存在。
和所有正当壮年的将军一样,岳飞满眼锐气,他一心想收复被金国侵占的宋朝失地。岳飞也已具备收复宋朝失地的能力:岳家军名头已非常响亮,因军纪严明,这支队伍已成了让金国分外忌惮的存在。
岳飞的理想很大,越大的理想,背后所需要的支撑也就越大。岳飞迫切想要扩大岳家军,恰在这时,赵构打算削去将军刘光世的兵权。赵构脑子一热,打算把刘光世的5万多淮西军交给岳飞统帅。
岳飞很快收到了都督府的札子,被要求做好接收淮西军的准备。赵构甚至给淮西军下了命令,让他们今后听从岳飞的统帅。种种迹象皆表明,岳飞的岳家军即将能被扩充5万多人马。
岳飞激动极了,这是他做梦都不敢琢磨的好事,可如今却愣生生砸到他头上了。岳飞在高兴之余,开始在脑子里勾画自己的下一步了:放开手脚,大举实施北伐,收复失地。
然而,岳飞还没高兴多久,宋高宗就突然变卦了,他因担心岳飞实力增强后专权跋扈,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竟取消了淮西军的任命。岳飞得知消息后极力向名臣张浚争取,可这一结果也未能被改变。
耿直的岳飞来了情绪了,他心灰意冷离开了建康,干脆沿着江西上。期间,因为对皇帝有情绪,他还干了一件大事:他以“将相议事不合,乞罢兵守余服”为名,向皇帝上奏辞职了。
最让赵构不满的是,他这个皇帝还没做任何批示,岳飞就直接回到了江州庐山东林附近的居所。
赵构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表面不动声色地下旨让岳飞回来治军,可内心却早已波涛汹涌。在他看来,岳飞的举动是大不敬,是完全不把皇权放在眼里。
岳飞跑了,赵构只得临时派人管理岳家军。可没几天,岳家军内部就引发了混乱,整个岳家军内军心慌慌。
赵构也跟着慌了,可此时的岳飞却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他在接到赵构的旨意后,仍然没有表现出要返回军营的意思,他甚至还向赵构提出要在庐山为母亲守孝。
赵构只得再次下旨请岳飞速回军营,岳飞依旧拒绝。赵构只得继续下旨,可岳飞依旧没有要复出的意思。
赵构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是这样的结果,此时的他,已经不仅仅是感觉到皇权被挑衅了,他多少觉得自己的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
赵构的自尊心非常强,这与他庶出的身份有关,他是父亲宋徽宗赵佶和一宫女一夜情生下的孩子。因为母亲身份低微且不得宠,他从小不受重视,若非后来他主动提出赴金国做人质的行动感动了父亲,并因而受到重视,他在中国历史上很可能会一直是一粒微尘一般的存在。
宋徽宗赵佶
岳飞第三次违抗圣旨后,赵构终于下狠手了,他让三省、枢密院向岳飞手下的参议官李若虚、统制王贵下了一道命令,让他们去庐山请岳飞,若违抗命令,将以军法处置。
李若虚见到岳飞后提醒他:你的行为已经相当于谋反了。此时的岳飞才终于醒悟,并迅速返回军中,同时以戴罪之身向朝廷上书。
因当时战况紧急,且岳家军又不能没有岳飞,赵构只能把怒气往肚子里咽。但他没怪罪岳飞,并不代表他对岳飞没有意见,他对岳飞的意见已非常大。某种意义上,岳飞这三次抗旨,已经让赵构心里埋下了一颗要除掉岳飞的种子。
一个人动了要除掉一个人的心思时,往往会有具体的表现。赵构有了想除掉岳飞的想法以后,曾在给岳飞的一道御札里,警告岳飞:“犯吾法者,惟有剑耳”!言外之意是,如若再犯,必将处死。
按理,普通臣子在收到皇帝这般警告后,行事一定会极其小心谨慎,毕竟从来“伴君如伴虎”。可岳飞毕竟是超级耿直的人,他的耿直特性注定他的脑子压根儿就不会转弯。
就在被警告的这年秋天,岳飞第三次触犯了天威。他在这年秋天的某日,突然对年仅三十岁的皇帝赵构提了一个让他差点跳起来的建议:让他早早立储。
岳飞的话一出口,赵构脸上的表情就明显不对了,他觉得自己的天威被触犯了,同时,他的自尊心再次受到了极大伤害。
原来,赵构唯一的儿子已在8年前因惊悸而死,而他自己也在扬州溃退时因受惊吓而永久丧失了生育能力。也是因此,他才会从太祖赵匡胤一支中天选了两个皇室子孙,过继到自己名下。
岳飞在此时提出让赵构立储,虽是出于关心,却多少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思,而且还有可能暴露自己的难言之隐。
赵构心里非常不痛快,他感觉自己作为男人的尊严也完完全全地被伤到了。看着虽比自己大4岁,却生育能力正盛且已子女众多的岳飞,赵构心里别提有多不是滋味了。
赵构当然不能明明白白地把自己的难言之隐告诉岳飞,他只能以武将不得干预朝政的“祖宗家法”警告岳飞:这事不归你管,你好自为之。
影视剧里的赵构与岳飞
岳飞提了让赵构早早立储的事后,赵构心里对岳飞的不满又增加了几分。可这些,耿直的岳飞完全感觉不到。
相比之下,岳飞第四次触犯天威却并不是直接,而属间接。
1140年,即岳飞死前两年,他率岳家军一路北上,先后在郾城之战、颍昌之战中大败金军,取得辉煌战果。在朱仙镇这个地方,岳飞还打出了他人生的封神之战,此战后来被称为“朱仙镇大捷”。
在这场战斗中,岳飞以五百骑兵打败金兀术的十万大军。此战也代表岳飞可以令白起等战神黯然失色,很快,金国开始流传一句话:“捍山易,捍岳家军难!”
这句话里的“山”,当然是赵构的江山,岳家军当然指代岳飞。到此时,所有人都清楚:岳飞已经到了功高盖主的地步了。在任何朝代,臣子“功高盖主”,都属触犯天威,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岳飞在触犯天威的同时,也让秦桧感受到了极大威胁。秦桧是文官,岳飞是武将,按理,他们的竞争应当没那么激烈。可在战乱年代,武将比文官更受重视,从来“一山不容二虎”,天子脚下亦是如此。
秦桧敏锐地觉察到:岳飞虽然功劳大,可宋高宗并不喜欢他,甚至有点想除掉他的意思。秦桧还觉察到:早年曾在金国做过人质,又在战乱中被吓到失去生育能力的赵构并不想打仗,他想求和。
影视剧中的赵构与秦桧
秦桧很快就理顺了逻辑:只要与金国议和,他就可取代岳飞成为南宋最大的功臣。而且,要议和还非得除掉岳飞,因为他是阻挡宋金议和的最关键人物。理清楚这一层后,秦桧飞快地从一个“主战派”,转变成了一个“主和派”。
秦桧为了“一箭双雕”,在岳飞率岳家军正与金国交战,且即将取得大胜之时,向赵构进谗言。赵构本就对岳飞有忌惮,听了谗言后他严令岳飞撤军。而且,他非常夸张地在一天之内连发了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迫于朝廷压力,岳飞“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只能下令班师回朝。
岳飞虽不解朝廷的意思,但也没有违抗君命,他火速回朝。只是,在回朝过程中,他为了保护中原百姓南迁,曾下令部队驻留五日,故而延误了回朝的期限。他这一本是利国利民的举动,竟让赵构和秦桧对他下杀手找到了借口。
岳飞回去不久后,就被秦桧的死党万俟卨上章弹劾。意识到自己处境险恶的岳飞上书辞职,请求赵构放过自己,可赵构又怎会放过四次触犯天威的他呢。很快,在秦桧等人的诬告下,岳飞被关进了监狱。
岳飞被关监狱时,南宋和金国的议和也紧锣密鼓地开始运作了。1141年11月,南宋与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接受了称臣、割地、纳贡等屈辱的条件。岳飞打死也想不到的是,这个议和条件之一,竟是除掉他。
而在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之前,岳飞还遭受了秦桧给他安排的酷刑。酷刑中的其中一种,正是让后世闻风丧胆的“披麻拷”。
所谓“披麻拷”,就是将岳飞用热胶的麻布条缠绕,等胶水干了以后,派人将麻布条拽下,这种酷刑形同活剥人皮。被施行“披麻拷”酷刑后的岳飞,其身体被折磨得血肉模糊了。
“披麻拷”和岳飞
秦桧对岳飞用如此酷刑,当然是为了将他屈打成招,可无论身体遭受怎么的折磨,岳飞始终不认罪。
最终,岳飞在受“拉肋之刑”的迫害后,死在了大理寺风波亭,终年39岁。
岳飞死后,赵构并没有处罚未接到圣旨就私自处死岳飞的秦桧,直到秦桧死后,赵构才对秦桧党羽展开了行动。可即便到了处置其同党时,赵构也没有为岳飞平反。岳飞被平反,乃是在宋孝宗登基以后。
从这一结果来看,害死岳飞的凶手,实际并非秦桧,而是赵构。岳飞之死,秦桧只是帮凶,赵构才是幕后真凶。
岳飞墓前的秦桧夫妻跪像
岳飞之死,历来是百姓心中最大的遗憾,可他的死,却多少也是历史和他的性格注定的结果。以岳飞的性格,即便他知道最终的结果,恐怕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岳飞墓
真正的悲剧,是把美好毁灭给人看,精忠爱国且文武双全的岳飞几乎是完美的,他的完美也让他的死,终成悲剧中的悲剧。
相关问答
简述岳飞之死?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宋朝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在北宋末年...
岳飞怎么死的?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红网问答
关于岳飞具体是怎么死的,千百年来,这一直是一个谜。迄今为止,有“打死”、“勒死”和“毒死”等说法。1、被打死据《说郛》卷二十九《朝野遗记》...
岳飞怎么死的?
害死岳飞的元凶究竟是谁?八百多年来大家的答案不一。多数人受到评书戏曲的影响,认为是秦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由赵构与秦桧共同承担罪责;只有少数的有识之士...
岳飞怎死的?
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宋金议和过程中...
岳飞是怎死的?
岳飞是被大奸臣秦桧给害死的。秦桧等人诬告岳飞谋反,岳飞也因此受到了牢狱之灾,他在狱中遭到了奸人的严刑拷打,不过他们并没有找到岳飞任何谋反的证据。即便...
岳飞之死的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兵权过重,在韩世忠,刘光世等人交出兵权之后,它是唯一的拥有兵权的大将。二是他与宋高宗赵构的政见不同。三是他有不遵从圣旨的原因。一是兵权过重,在韩...
岳飞到底被勒死的还是喝毒酒而死的呢?史书上有没有详细的记载?
秦桧以“其事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狱卒拉肋(猛击胸肋)而死,还有两种说法为“赐毒酒”而死和被吊死。正史中对岳飞之死没有详细记载...
岳飞因何而死?
岳飞死亡的原因为:岳飞过于耿直,不懂圆滑。在官场上,岳飞是十足的政治白痴”,无法与同僚和睦相处。此外,岳飞过于感情用事。而这,也成为了他最终被赐死的...
岳飞之死的真正原因?
1、宋朝皇位来源于陈桥兵变武将夺取皇位,所以历代皇帝都提防武将造反,两宋著名武将很少有好结果。而南宋建立不久又发生了苗刘兵变,宋高宗更会防着岳飞等武将...
宋朝的岳飞将军是怎么死的?他对宋国做出了哪些贡献?_作业帮
[最佳回答]被宋高宗赵构所杀.秦桧不过是个替罪的.没有皇帝的首肯,秦桧根本不敢毒杀和他同级的大臣.“莫须有”三个字就说明了一切.宋代就连皇帝都没权利随便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