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人”服务乱象调查:300元/小时租“女友”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租人”服务乱象调查:300元/小时租“女友”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视频加载中...
近期,网络上悄然兴起一批提供“租人”服务的平台及APP,用户通过这类平台可花费300元/小时租用“美女大学生”陪伴,服务范围不仅涵盖“虚拟女友”“虚拟男友”,还延伸至陪玩、陪吃等多元化场景。这种新兴的共享经济模式究竟潜藏哪些风险?
“租人”APP暗藏玄机?警方揭秘行业潜规则
从租车、租房到如今的“租人”,共享经济的边界不断拓展。这些租人APP宣称可实现“技能出租”与“知识共享”,但实际操作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服务真实性存疑、交易监管缺失、甚至可能涉及非法交易。记者就此展开深入调查。
年轻女性成“出租主力”,颜值经济催生高时薪
记者在应用商店搜索“租人”关键词,多款相关APP赫然出现。其宣传语多带有诱惑性表述,如“高颜值陪伴即刻匹配”“拒绝虚假,真实互动”等。平台推荐页面中,年轻女性用户占比超八成,男性用户寥寥无几。
这些“出租人”主页照片普遍经过精心修饰,部分存在衣着暴露、姿态不雅等问题。职业信息多标注为“学生”“模特”,声称可提供代驾、电竞陪练、城市向导、情感咨询等技能服务。头部“出租人”时薪高达200-300元,普通用户时薪则在50-100元区间浮动,颜值与收入呈明显正相关。
记者随机发起5次咨询,仅2人及时响应。对方在简单沟通后均催促下单,当记者表示需要考虑时,均表现出不耐烦情绪。更值得注意的是,平台聊天界面设有“红包打赏”功能,记者测试发现,发送小额红包后,未回复用户均迅速回应,存在“无红包不服务”的潜规则。
为验证服务真实性,记者通过某APP预约“烹饪达人”Candy上门服务。见面后发现,其真人与照片基本一致,但实际烹饪技能与描述严重不符,最终双方以点外卖告终。
交流中Candy透露,自己是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入驻平台不到两个月已收入超2万元。其服务记录显示已完成20余单,主要服务内容为吃饭、观影、散步等。“很多客户会绕过平台私下交易,直接微信转账能省下20%的平台佣金。”Candy直言,曾有98后客户为其单次消费超万元。
动机分化明显:情感需求与利益驱动并存
调查显示,租人服务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年龄层分布于20-35岁。除专业APP外,大量微信公众号也涌入该领域,形成“APP+公众号”的双轨运营模式。
通过郑州某租人服务公众号,记者联系到大学生“出租人”强子。他表示参与平台是“为了拓展社交圈”,故设置0元时薪。其首次服务对象为40岁离异女性,对方因情感困扰需陌生人陪伴聊天,原定1小时的服务最终延长至2小时,双方后续发展为普通朋友关系。
与强子的“体验派”不同,郑州代驾司机王其则纯粹为增加收入。他设置118元/小时的服务定价,接单内容多为代驾及商务陪同。“上有老下有小,多一份收入就能多一份保障。”王其透露,平台订单价格波动较大,最低时仅66元/小时。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样突出。市民杨女士反映,花费300元租用的“厨艺老师”实际烹饪水平远低于预期,申请退款时平台却以“服务已完成”为由拒绝,维权无果。
实名认证形同虚设,线下交易成监管盲区
记者实测发现,租人APP注册流程极为简单:仅需手机号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实名认证选项非强制开启。部分微信公众号甚至无需身份验证即可发布或订购服务,个人信息安全存在重大隐患。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部分平台首页充斥低俗内容。尽管多数APP在用户协议中声明禁止色情服务,但记者调查发现,通过私聊可轻易达成“特殊服务”约定。某“出租人”直言:“只要价格合适,能提供你想要的任何服务。”
针对此类问题,某租人APP客服回应称:“平台设有举报机制,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永久封号。”但记者实测发现,注销账号后使用新手机号可重新注册,封号惩戒效果微乎其微。
法律风险不容忽视,律师解读三大隐患: 1. 人身安全风险:陌生环境会面易引发侵权案件; 2. 财产风险:预付费用后服务缩水难以追责; 3. 法律风险:线下交易可能涉及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监管介入刻不容缓,多部门联合整治行业乱象
南京市公安局已针对租人服务乱象发布警示公告,提醒市民提高警惕,避免陷入消费陷阱。警方同时表示,将联合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对涉嫌违法的平台及个人依法查处。
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应用商店需履行主体审核责任,对未落实实名认证、传播不良信息的APP予以下架处理。但记者发现,部分违规APP仍可正常下载,审核机制亟待完善。
中国政法大学朱巍教授指出:“租人服务游走于法律灰色地带,平台若未尽到监管义务,需承担连带法律责任。建议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行业乱象。”
(综合自央视新闻、法治日报、新京报等)
网友答疑
目前主流的“租人”软件有哪些风险?
1、择遇作为婚恋免费应用中最实用的app,择遇在真实和安全方面绝对是所有应用中最有保障、最严格的,择遇用户信息采用人工审核的方式,完全可以确保用户信息的真实性。但需注意,即使在正规平台,也应警惕线下交易风险。
“租人”APP是新型社交工具还是灰色产业?
租人作为社交软件的一种分化形式,其最早的雏形大概是2011年某宝网站上有人租赁一个男友或女友在过年时起以应付家长的“年检”。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共享经济概念升温,此类服务逐渐演变为专业化平台运营,但部分平台已偏离社交本质,沦为灰色交易媒介。
如何有效监管“租人”APP的情色擦边球行为?
监管需多管齐下:1. 落实实名认证制度,强制人脸识别;2. 建立服务过程留痕机制,禁止私加联系方式;3. 设立行业黑名单,实现违规用户跨平台联合惩戒;4. 应用商店强化上架审核,定期清理违规APP。
APP擅自取消租赁订单,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在巴乐兔上租了房子,在我和房东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擅自取消了我在aPP上的租赁订单,请告诉我该怎么解决。此类情况可保留订单截图、沟通记录等证据,向12315平台投诉,或依据《电子商务法》要求平台承担赔偿责任。
什么是实质重于形式,举例说明,该怎么说_作业帮
什么是实质重于形式,举例说明,该怎么说题目什么是实质重于形式,举例说明,该怎么说答案解析解答一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例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应视为自有资产核算。
房屋租赁合同什么情形下无效?无效后怎么主张房屋占用费?-幸...
一、房屋租赁合同无效情形:(1)未经竣工验收的房屋出租;(2)违章建筑的房屋出租;(3)被确定为拆迁的房屋出租;(4)出租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出租。合同无效后,可参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标准主张房屋占用费。
房屋租赁合同什么情形下无效?无效后怎么主张房屋占用费?-幸...
一、房屋租赁合同无效情形:(1)未经竣工验收的房屋出租;(2)违章建筑的房屋出租;(3)被确定为拆迁的房屋出租;(4)出租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出租。合同无效后,可参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标准主张房屋占用费。
房屋租赁合同什么情形下无效?无效后怎么主张房屋占用费?-幸...
一、房屋租赁合同无效情形:(1)未经竣工验收的房屋出租;(2)违章建筑的房屋出租;(3)被确定为拆迁的房屋出租;(4)出租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出租。合同无效后,可参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标准主张房屋占用费。
房屋租赁合同什么情形下无效?无效后怎么主张房屋占用费?-幸...
一、房屋租赁合同无效情形:(1)未经竣工验收的房屋出租;(2)违章建筑的房屋出租;(3)被确定为拆迁的房屋出租;(4)出租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出租。合同无效后,可参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标准主张房屋占用费。
房屋租赁合同什么情形下无效?无效后怎么主张房屋占用费?-幸...
一、房屋租赁合同无效情形:(1)未经竣工验收的房屋出租;(2)违章建筑的房屋出租;(3)被确定为拆迁的房屋出租;(4)出租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出租。合同无效后,可参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标准主张房屋占用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