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财经观察丨“**研学游**热”的冷思考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研学游**热”的冷思考

新华网北京8月8日电 题:“**研学游**热”的冷思考
黑龙江大庆的石油科技馆里,**研学**团队从互动装置中了解石油开采技术;浙江宁波的汽车智慧工厂内,智能化生产线吸引众多学生;河南开封的北宋文化**研学**基地里,学生们通过实景演出感受历史韵味……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3000亿元。这组数据印证了**研学游**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也反映出社会对**研学**教育的高度关注。
这“行走的课堂”究竟有何魔力?火热表象背后,这种将“游”与“学”结合的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研学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学游**为何热
今年暑期,浙江省绍兴市鲁迅故里景区迎来**研学**热潮,日均接待未成年游客量约2000人。鲁迅故里宣传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4月,鲁迅故里景区文创**研学**营收占景区总营收的30%以上,**研学**已成为景区发展的新增长点。
“目前,我们正推进二期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研学**业务版图,重点开发亲子**研学**产品线,同时持续深化IP创新升级。”上述负责人说,旨在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研学**服务。

2025年7月18日,少年**研学**团在浙江省绍兴市非遗馆体验学习非遗漆扇制作。新华网发 陈惠良 摄
浙江仙居有朝营地总经理吕旭斌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观察,“近年来,家长和学生在选择**研学**项目时需求有明显变化,原来更倾向于普通农耕类项目,而现在则更偏重于结合先进技术的科技类项目。因此,基地专门开发了‘少儿农科院’等科技类**研学**课程,以满足市场需求。”
这样的“**研学**热”正在全国各地上演,**研学游**已成为暑期出行的重要选择。
湖南省韶山市,推出“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已有30多万学生参与,红色**研学**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河南省开封市,2025年上半年共接待**研学**旅游客约100万人次,古都文化通过**研学**得以广泛传播;黑龙江省,2024年共接待**研学**旅游人数近124.6万,实现旅游收入逾6.6亿元,**研学游**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为何**研学**旅游如此受青睐?从家长与学生的实际体验来看,它提供的远不止一场旅行,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
即将步入初三的陆锦坤,至今难忘参加某**研学**训练营的经历,“那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长达20天,不仅挑战了自我,提升了体能,还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研学**让我收获了课本之外的知识和能力。”
陆锦坤的家长坦言,“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在缺乏老人照看的情况下,孩子独自居家令人担忧。专业**研学**机构无疑成为我们的理想选择,**研学游**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家长朱云霞则认为,知识收获固然重要,但她更欣慰看到女儿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主动与人沟通,**研学**培养了孩子的综合素质。

2025年7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联合辖区内多家单位开展“趣山野·菌物寻踪”暑期科普**研学**活动。菌物科普导师周勇(右一)向参加活动的孩子展示菌物标本。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邓德智看来,**研学**热的兴起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变革。“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真实世界中获取知识。优质**研学游**不仅能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更能帮助青少年建立与世界的深度连接,**研学**教育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乱象浮现
**研学**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行业乱象日益凸显,影响了**研学游**的健康发展。过度宣传、名不副实问题尤为突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宣传时承诺提供专业拉坯机和烧制服务,实际却使用无标识的石膏模具和劣质颜料,孩子手上的化学颜料残留三天都未能彻底清除。”一位家长反映,某陶艺**研学**课程严重“缩水”,**研学**服务质量与宣传严重不符。
在小红书,不少网友晒出一些“踩雷”经历:“机构‘挂羊头卖狗肉’,以**研学**名义组织旅游”“40人团仅配备1名带队人员,**研学**安全无法保障”“领队蹭免费讲解,**研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些问题暴露出**研学**市场监管的漏洞。
与此同时,**研学**旅游中“研”“学”失衡、“游而不学”问题也颇受家长诟病,**研学**课程质量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家长蔡云认为不少**研学**旅游课程设置空洞,孩子难以学到真知识,“我给孩子报过为期一周的**研学**活动,价格近五千元/人,但两个孩子均表示收获寥寥,**研学**性价比不高。”
“如何在知识性与趣味性之间取得平衡是关键。”某**研学**机构负责人廖女士表示,学多了,孩子觉得没意思;学少了,家长又觉得机构安排不合理。因此,机构还是应当加强优化寓教于乐的**研学**课程,才能破解“家长求实效,孩子想好玩”的困局,提升**研学**课程的质量。

2025年5月4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小镇**研学**课堂上学习临摹敦煌壁画。新华社发(张晓亮摄)
“**研学**乱象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经济利益和教育价值之间的失衡。说白了就是**研学**的成本和课程质量之间的矛盾。”邓德智表示,**研学**机构应平衡商业利益与教育责任。
“真正有教育价值的**研学**,需要好老师、好课程。”邓德智说,若机构一味追求低价,只能降低师资水平、简化课程设计、减少物料投入。其结果就是**研学**质量大打折扣,变成“只游不学”,甚至安全问题都难以保证,**研学**教育的初心被遗忘。
“甚至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有些认真做教育的机构,因为坚持课程质量,成本降不下来;但有些机构靠虚假宣传、低价竞争,反而抢走了市场。”邓德智说,这种现象不利于**研学**市场的长远发展。
规范之路
在行业规模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市场规范化建设亟待加强,**研学游**市场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为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破解“家长看不见、学校管不全、机构说不清**研学**质量”等行业痛点,各地正以数字化手段突破瓶颈,提升**研学**监管效能。
今年3月,广东省梅州市**研学**管理服务平台上线,实现教育部门监督管理、**研学**课程开发、基地管理、学生评价等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6月,山东省日照市**研学**实践管理平台正式上线启用,旨在构建智慧**研学**实践教育新生态,链接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强化安全保障并提高教育质量;8月,安徽省“皖美**研学**”数字化服务平台2.0正式上线,进一步加强对**研学**旅游的监管和服务……数字化监管为**研学游**市场保驾护航。

2025年7月23日,参与**研学游**的小朋友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伊犁老城喀赞其文化旅游区学做当地特色糕点。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规范**研学**旅游市场发展,为**研学游**行业提供政策支持。
今年5月1九日,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等3项旅游行业标准正式实施,对关键指标进行量化并细化相关具体规范,**研学**行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在课程设计、人员配置方面,《**研学**旅游服务要求》提出,“应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合理安排旅游线路,**研学**活动应具有教育性”“深入挖掘**研学**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和教育价值,丰富**研学**内容”“承担**研学**指导岗位职责的人员与参与者配比不低于1:30,保障**研学**指导质量”……这些标准为**研学**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引。
安全是**研学**旅游的重要关注点,**研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至关重要。《**研学**旅游服务要求》明确,“对**研学**旅游线路中的交通食宿、基地、营地进行实地勘察,排查安全隐患”“应确保餐饮经营者建有食品留样备查机制,保障**研学**饮食安全”“应确认距住宿地车程30分钟内有可提供救治的医疗机构,应对**研学**突发健康问题”……这些规定为**研学**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邓德智认为,行业标准的建立,为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创新**研学**旅游形式、优化**研学**旅游服务等提供了更为专业的指导,推动**研学**旅游从“粗放式发展”向“规范化运营”转型,促进**研学游**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6月9日,参加**研学游**的学生们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参观蓝黄金刚鹦鹉。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不过,邓德智也指出,**研学**旅游产业链条贯穿“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旅游要素,覆盖范围广、涉及环节多,这就要求必须构建跨部门的综合治理体系。他建议,政府部门应建立定期会商机制,自上而下厘清各部门的权责边界,确保管理效能有效落地,形成**研学**市场监管合力。
在强化监管的同时,邓德智认为还应进一步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筛选优质**研学**机构和基地,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引导**研学**市场健康发展。
对于未来,邓德智相信,**研学**旅游的市场前景依旧广阔,且将呈现出个性化、品质化、多元化的趋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实践育人的理念,在当今依旧具有独特价值。”**研学游**将成为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策划:万方 翁璟主笔:郭妍廷 参与报道:庄戴千一)
个人星盘查询:开启你的星座探索之旅
每个人的星盘都藏着独一无二的宇宙密码。通过个人星盘查询,你不仅能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情感模式还能洞察未来机遇与挑战。这不仅是一场对自我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与星辰对话的奇妙旅程。无论你是星座小白还是占星爱好者,都能在星盘中发现全新的自我可能性。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星座探索之旅,解锁属于你的命运指引。


发表评论